从“不可能”到“一定能”——解锁荆门高新区·掇刀区产业逆袭的硬核密码(上)

来源:火狐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9-21 10:53:06

  编者按:掇刀,因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刀掇巨石”而得名。如今,这片仅占荆门市总面积4%的区域,正以惊人的发展势头,书写新时代的产业传奇——亿纬、长城汽车等头部企业在此落子,全国60家上市公司争相布局,年产值超300亿元的“巨人”企业达到4家。从寂寂无名到“产业高地”,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的逆袭之路,既是对一座城市营商环境与创新魄力的生动诠释,也为荆门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提供了重要支撑。今起,本报推出深度报道:解锁荆门高新区·掇刀区产业逆袭的硬核密码(上)(下),敬请关注!

  掇刀区,位居中国之中、湖北之中,虽然在地图上占据了“天元之位”,但过去因其知名度低、影响力小,很多外地人甚至不知道“掇”字怎么念。当地的干部外出招商拜访客商时,得到最多的答复是:“听都没听说过,投资?不可能!”

  有意思的是,这个曾无数次吃了“闭门羹”的鄂中小城,近年来竟有60家上市公司争相在此投资建厂。刘金成、许开华、魏建军、曹德旺、李宁等“大佬”的名字,频繁地与这一个地区联系起来。

  从“听都没听说过”到“投资首选地”,把“不可能”变为“一定能”,掇刀区靠什么逆袭?

  掇刀区面积517平方公里,与荆门高新区一体化运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这个仅占荆门市总面积4%的弹丸之地,却成长出4家年产值过300亿元的企业。

  从高处俯瞰掇刀区,一栋栋连片分布的黄色厂房尤其引人注目。它们就是亿纬锂能荆门基地的标志性建筑,连起来有4000亩。

  站在时间轴上看亿纬,就可以感觉到刘金成和他的团队投资掇刀基地的决心之大。从2012年刘金成回乡投建第一条电池生产线亿元,厂房面积从几十亩扩展到4000亩,产能从3GWh飙升至169GWh,员工数量从几百人增加到上万人。

  裂变扩张的13年,亿纬几乎每年都有大项目开工、投产,到现在已经建成9个厂区、16个电芯工厂,产能规模位居湖北省第一。

  V圆柱电池事业部产线亿只、最大年产能规模超15亿只,超级工厂产线分钟可完成一个完整电池组生产,发布并投产行业首个容量600Ah以上的MB56系列磷酸铁锂电池,亿纬极致制造令业内瞩目。

  产能几何级扩张的同时,产值在狂飙。2024年,亿纬在荆门突破产值400亿元。随着亿纬锂能超级工厂去年底一期的投产和今年二期的开工建设,这个位于华中地区最大的锂电“航母群”正朝着千亿目标急驰。

  要说近几年全球长期资金市场的现象级赛道,新能源汽车产业当属最具爆发力的增长极。掇刀造电池,掇刀也造汽车。

  大众所熟悉的长城汽车坦克500、坦克400、哈弗H5、山海炮、金刚炮等畅销车型就产自这里。

  今天,看着一辆辆新车从位于掇刀区的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下线的热闹场景,难以相信五年前这里的冷清。2019年,荆门猎豹汽车项目陷入破产清算困境,数十亿元的资产就此搁置。

  2020年,长城汽车落户掇刀区,这里摇身一变成为长城汽车在华中最重要的整车生产基地,平均105秒就可生产下线年,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生产整车15.3万辆,实现产值333亿元,成为湖北省单个企业新增产值排名第二的企业。

  掇刀不仅绝处逢生,更有了意外之喜。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拥有乘用车和商用车双资质,可以生产长城汽车旗下所有车型,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功刻荆门 铸造长城”,这是矗立在长城汽车荆门工厂大门口的八个大字,正好诠释了这家国产汽车头部企业毅然决然落子掇刀的决心和信心。

  就在工厂正对面,被车友誉为“华中第一锅”的长城汽车越野基地,自今年4月初开展“涮锅”挑战活动以来,迅速爆火出圈。来自全国各地的越野爱好者喊着“开着坦克架着炮、越野皮卡荆门造”的口号,尽享“工业+文旅”带来的独特体验。

  当一辆辆长城汽车从这里驶向全球,荆门汽车产业从无到有、向死而生的涅槃历程,让掇刀人由衷自豪。

  2003年,格林美的许开华博士从深圳背着一包专利找上门来,想在掇刀创业,却没有启动资金。当地政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荆门高新区管委会唯一一栋办公大楼抵押给银行,贷款800万元支持这个创业项目。

  “当时很多人觉得我们疯了。”一位参与决策的老干部回忆道,“但我们就认准了这一个项目的前景。”事实上,掇刀人敢押宝,也押对了宝。

  2010年,格林美成功上市,将募集资金的80%都投到了掇刀的基地。如今的格林美,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在“镍钴钨稀有金属回收利用”“超细钴粉循环再制造”“动力电池用超高镍三元前驱体制造”三个领域做到了全球领先,真正的完成了“把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作为全世界超细钴粉市场的霸主,其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连续11年稳居第一位。

  如果说当初抵押办公大楼的掇刀人彰显了沉舟破釜的担当和勇气,那么这家以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起家的企业,在掇刀这块开放的沃土上也将“变废为宝”做到了极致,格林美搭建的新能源材料生态圈,正在以“亩产亿元”的惊人效益,重新定义“循环经济”的价值维度。

  提起荆门的工业,老荆门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荆门石化,“没有荆门炼油厂就没有荆门这座城市。”4家300亿元企业里面,荆门石化资历最老。

  说荆门因石化而立市,毫不夸张。经过50多年的发展,荆门石化已悄然从单一的燃料型炼油厂转型为集燃料油、润滑油、化工生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石油化学工业企业。

  如今,荆门本地人对“荆门炼油厂”的称呼慢慢的变少,正如那条位于掇刀区白庙街道的“炼厂路”一样,随时代的变迁,已消融在城市的大交通网中。今天,荆门人谈得更多的是“油转特”。

  这个炼了几十年成品油的老国企,主动顺应市场转型升级,果断切入了特种油品赛道,新开发的20余种新特产品一炮打响:首套高温合成导热油项目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动物疫苗用油、聚烯烃用白油成功替代进口产品,N4010环保型橡胶填充油等绿色环保型产品通过全球最大胶粘剂生产商德国汉高技术认证,成功使用常规原料生产火箭燃料油为国家保供。

  截至目前,荆门石化特种油产量和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前三,其中68/100#工业白油、纺织专用白油、沥青再生剂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在掇刀辖区,一个百万吨高端绿色特种油品基地正火热建设中。这块50年前的“三线”战备基地,开辟了全新的战场。2024年,荆门石化实现出售的收益428.23亿元,实现税收85.37亿元,创历史最好纪录。

  正在建设中的亿纬锂能标准工厂鸟瞰图。记者 张彩云 通讯员 汪琪 摄编者按:掇刀,因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刀掇巨石”而得名。如今,这片仅占荆门市总面积4%的区域,正以惊人的发展势头,书写新时代的产业传奇——亿纬、长城汽车等头部企业在此落子,全国60家上市公司争相布局,年产值超300亿元的“巨人”企业达到4家。

版权所有  火狐体育官网登录入口